在正式脫離學生的身份,「長大」成社會人士之後,在某天我才突然發現,
把自己一手拉拔長大的母親,卻像小孩般的被留在過去的時間裡...。
“尤其上一代女性在婚姻中是非常委屈跟不平等,很多人是在整個社會氛圍之下,
放棄自己的興趣、工作、交友跟娘家,對家庭完全投入。”
我老媽也是非常標準的傳統女性,為了家庭犧牲放棄一切,
於是在她決定全心全意投入“家庭主婦“這個職業的那一刻,她便與這個社會幾乎斷絕連結。
她的生活不外乎就是丈夫和小孩,頂多是姐妹或鄰居們,
在他們那個電訊還不發達的時代,有個老朋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,
根本不會像我們有一群像親兄弟姐妹一樣的朋友,隨時可以聯絡。
這樣的環境,造成了他們與整個社會連結出現了一個大斷層,但我們卻不以為意。
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斷層,讓父母也發現自己跟不上這個時代的腳步,
因此文中不只一次的提到了父母心中的不安和失落感,
他們過去以為的觀念在時代快速變遷之下一一被否定,
或者是他們過去以為最好的方式,現在卻有更發達的科技可以取代了。
所以他們喜歡看到我們用和他們一樣的方式過人生,那卻不一定是因為他們有控制慾,
而是他們在尋求一種被肯定的安全感。
“面對時代改變,他們無所適從,怕被這代人丟掉或否定,那個衝突非常的強烈。”
這件事在我鼓勵母親重新出社會工作之後我才發現。
長期生活在封閉環境之下的母親,再重新出社會工作之後好像才要學習另外一個人生。
子女都已經長大成人的人生。
平常好像萬事通很有自信的母親,其實內心還是非常惶惶不安。
要去應徵工作的時候前一刻,還在猶豫她這樣的年紀和學歷,人家還要不要她。
但工作忙碌到幾乎沒有時間在家的我,希望她不要每天就是在家把韓劇劇情倒背如流。
如果子女已經不需要父母操心,我們必須協助鼓勵他們找到自己新的人生目標。
「去試試又不用錢,不試怎麼知道不行?」
於是在我鼓勵之下,老媽就帶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去應徵工作。
沒想到一試就錄取,當下老媽高興的只差沒飛上天。
但她高興的卻不是因為家裡可以多一份收入,而是一種肯定。
為了新工作,幾千年沒換的黑白手機,在某天突然換成了智慧型手機。
「妳不是說這個很難用你不要用?之前要買給妳還不要。」
所以你知道她有多高興了吧?
於是我像教小朋友一樣,反覆地教她手機的基本功能,然後聽到她一連串的驚呼。
雖然你必須非常有耐性,因為他們可能連開機都不會,但我其實是非常開心的,
我知道她正在努力的跟這個社會重新建立連結,有多少長輩就是怎麼樣都沒有勇氣跨出這一步。
但更讓我驚喜的是在後面。
『你幫我修這張圖好不好?你看都是皺紋看起來好老。』
我看著手機的照片,我的老天爺啊~這是我老媽的第一張自拍照耶!!
當下我並沒有幫她修圖,因為我完全可以預想之後的狀況,幫她不如教她。
於是下載了某個中文的修圖軟體,簡單的教她改顏色讓皮膚變光滑等,
對我而言微不足道的事,沒想到對她而言卻是如獲至寶,
連續好幾天我看著拿著新手機自拍還自己修圖的她,那畫面真是太有趣了!
”阿嬤幫孫子蓋被這麼小的事就可以有安全感?“
是啊!原來我們要重新把父母當孩子帶領。
但已經活了半個世紀的父母畢竟不如小孩是一張白紙,
我們也許不是在他們人生的紙上繼續寫下去,而是要加入更多的註解,
用他們可以理解的方式。
一切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是非常順遂的,
但出社會工作,怎麼可能不遇到挫折?還有最難處理的人事。
可是我沒有想過,其實那份不安全感還是根深蒂固深植在她內心深處。
以及因為學歷和年齡造成的自卑感,都在她工作第一次遇到挫折時一一浮現。
『我又不是故意的為什麼要這樣責怪我!?』老媽在電話另外一頭聲淚俱下。
我第一次懷疑這樣鼓勵她重新面對社會到底對不對?
我努力安慰她,以為她會心情好一點,
沒有想到因為一件工作上的小失誤卻讓她的負面情緒大爆發,
甚至失控地說每個人都不喜歡、看不起她,因為她年紀大。
但她是禁不起工作的挫折嗎?當然不是,那是因為她以為的肯定好像又被否定了。
『我決定下禮拜去辭職。』
在她跟我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才發現,原來對她而言這不是一件安慰就可以解決的事。
「你如果決定去辭職,我不會阻止你,但你之後的打算呢?
再過著每天看影片的生活?每天在家跟狗大眼瞪小眼嗎?」
她其實沒有想過,支支吾吾地說她會再去找工作。
「如果你現在因為這樣的事情辭職,老實說下一份工作妳一樣做不久,
因為每一個職場都會遇到這樣人事的事情,在這個社會妳就一定要學著跟不同的人相處。
每件事都有不同的面相,看妳要用什麼角度去看。
妳一直覺得組長一定是覺得妳做得不好才要把妳調組,但我不覺得啊,
他如果真的覺得妳不行大可以直接叫妳走人,何必還費心找你私下談?
把妳換一個位置不一定不好,說不定是給妳更大的發揮空間。
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,妳卻要因為這樣的小事放棄。
當初我剛出社會時告訴我要凡事要多忍耐的人,不是妳嗎?」
「現在放棄了別人只會覺得:唉!果然上了年紀的人還是不行。
但如果妳撐過去了,別人就會覺得妳很了不起。
而我知道,妳一定是很了不起的那個人,所以不要就這樣放棄。」
於是老媽又重回職場,繼續地學習跟成長。
她開始有了自己的好朋友,學習跟晚輩以及長官相處,最重要的是跟她自己相處,
那樣的成長讓她覺得自己重生,而且踏實。
我從來沒有想過長大之後,是我必須協助她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。
很多人覺得我讓已經有點年紀的母親出去工作很不孝,但我不覺得。
如果他們不學習重新跟社會建立起連結,或者找到自己人生的新目標,
那也許影響的不只是他們自己,而是我們跟父母甚至是下一代之間的聯結。
“我們能否接受父母沒有給我們應得的東西,可是我們還是長大了”
長大的我們,也必須學習跟也許停留在過去的父母相處,一起成長。
“因為當父母得到幫助的時候,是跨過一個門檻,他們的整個內在開發起來,
終於又可以當你的父母,那會是很棒很棒的感覺。”
That's Right!
引用自:親子天下48期《搞定刺蝟小孩》---鄧惠文:教父母「可以對自己好」
留言列表